2021-12-15 16:53:40
2075
騰沖特色旅游定制策劃承接小編為你推薦今日騰沖景點-
騰沖北海濕地的秋
12月,時值初冬
正是前往濕地觀鳥的好時節(jié)!
北海濕地是天然的常年性沼澤地
屬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態(tài)系統(tǒng)
水面覆蓋著巨大的草排
最厚可達2米,為全國罕見
其特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孕育和吸引了各種珍貴鳥禽
是稀有植物和水鳥的重要棲息地
亦是東亞候鳥越冬的絕佳場所之一
加之騰沖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冬春天氣晴朗
最低氣溫不低于0℃,可避寒
夏秋晴雨相兼
氣溫最高不超過30℃,可避暑
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為騰沖濕地
動植物種類繁多提供了先天優(yōu)越的條件
冬季
北海濕地是水鳥的樂園
這里是北方鳥類向南遷徙的重要歇腳地
赤麻鴨、白骨頂雞等各類候鳥陸續(xù)到來
寧靜的濕地一下子便熱鬧起來了
每年深秋初冬是鳥類的最佳觀賞期
騰沖濕地超過91種動物在此繁衍生息
其中
國家一級瀕危保護鳥類4種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0種
赤膀鴨:濕地候鳥觀測中發(fā)現(xiàn)約200+只,喜歡棲息和活動在江河、湖泊、水庫、河灣、水塘和沼澤等內(nèi)陸水域中,尤其喜歡在富有水生植物的開闊水域活動,偶爾也出現(xiàn)在海邊沼澤地帶。
白眼潛鴨:濕地候鳥觀測中發(fā)現(xiàn)約有200+只,屬遷徙性鳥類。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遷到繁殖地。10月初至10月中旬從繁殖地開始南遷。遷徙時成群,常成十多只至幾十只的小群,很少有上百只的大群。
水雉:濕地候鳥觀測中發(fā)現(xiàn)約40+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雉是一種較為大型的鳥類,頭部和頸部前端為白色,頸部后端覆蓋有一片十分鮮艷亮眼的金黃色羽毛。背部、腹部及尾羽為棕褐色,兩翼主要為白色,翅尖為黑褐色,尾羽像雉雞一樣是長尾羽。因其有細長的腳爪,能輕步行走于睡蓮、荷花、菱角、芡實等浮葉植物上,且體態(tài)優(yōu)美,羽色艷麗,被美稱為“凌波仙子”。
白骨頂雞:濕地候鳥觀測中發(fā)現(xiàn)約800+只,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數(shù)十、數(shù)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或是游泳于水面,或是棲息于水邊沙洲或岸上。性好動,活動時常發(fā)出‘ga-ga-ga-’的叫聲,響亮清脆,很遠即可聽見。
白腹鷂:濕地候鳥觀測中約有2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中國主要繁殖于內(nèi)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黑龍江和吉林?。辉蕉陂L江中下游、云南、廣東、海南、福建、香港、臺灣等省區(qū)。
以草為排、竹為槳
蕩漾在藍天白云下
近距離接觸水草、鳥兒
體驗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感覺
如此絕佳的觀鳥圣地
簡直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
這個冬天,以觀鳥之名
走進北海濕地
來一場視覺盛宴
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