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徐霞客停駐的足跡
徐霞客在 379 年前(公元1639 年)來到騰沖,于抵達騰沖的第二十九天,探訪北海濕地,初見濕地水面如鏡,
隨風漂浮著茵茵綠草,四周的群山云霧繚繞,襯托著隱藏在竹林中的村莊,猶如海市蜃樓,感嘆好一片人間凈土。
跟隨騰沖旅行團、騰沖策劃公司、騰沖拓展公司、騰沖演藝公司、騰沖演出公司、騰沖會議服務公司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竹徑扶疏,層巒環(huán)其后,澄潭映其前——《徐霞客游記》
(騰沖旅行團)
更讓徐霞客驚喜的是,只見幾位漁夫割草為舟在湖面劃行而不沉,湖面漂浮的草排隨風逐流,一日景致變化無窮。
于是忍不住下湖與漁夫一起體驗了一次割草為舟、挖洞捕魚的神奇之旅。
歸后,徐霞客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北海的景色“海子大可千畝,中皆蕪草青青,下如草浮結而成者,亦有溪流
貫其間第不能起”這句話非常形象而生動地描述了當時北海濕地獨特而又神奇的自然景觀。
如今再次置身北海濕地之中,歷經(jīng)60余萬年自然神奇的氣息依舊撲面而來,一片片隨風漂浮的草原
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朵朵花兒搖曳在翠色欲滴的水上草原上,
一只只野生水鳥在水面上蕩起圈圈漣漪。此刻“澄波匯山麓”的北海,與徐霞客曾經(jīng)停駐的身影,仿佛時空交匯,引人遐想。
火山環(huán)抱的生命樂園
萬年前北海濕地周邊劇烈的火山噴發(fā),將三面群山環(huán)繞的盆地下游再筑起一道天然的堤壩,草種在風兒和鳥的搬運下,
在火山灰的滋養(yǎng)下,根系相互纏繞盤旋,形成了漂浮于水面的大面積浮毯草排,
最厚可達2米,豐富的植物群落為大量有益鳥類、兩棲類動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空間。
北海濕地被譽為物種基因庫,造就了一個美如詩畫的生命棲息地,共采集到植物233種,其中濕地維管束植物159種
(含濕生植物128種),分屬52科122屬;記錄到動物283種,其中,鳥類15目44科202種(濕地鳥類9目14科61種),
哺乳、兩棲、爬行動物共記錄到68種,魚類13種。
濕地“明星鳥”紫水雞種群數(shù)量也以每年20%至30%的增速在不斷增加,2023年2月觀測
總數(shù)已達251只,北海濕地也成為了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紫水雞主要棲息地。
人間最美四月天,鶯飛草長好時節(jié),陣陣春日暖風襲來,鳶尾姑娘又悄悄在北海濕地起舞啦,
一朵朵藍紫色的裙擺在綠葉中隨風而動,綻放出最美的舞姿,在等您,完成一次美好的邂逅。
歡迎你的到來!
(轉載至騰沖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