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萬物凋零,休養(yǎng)生息。騰沖雖然冬無嚴寒,但辛苦勞作了大半年的騰沖人,在這一季里也會顯得有點兒“倍懶”。他們把自己身心都放松下來,享受豐收的碩果,養(yǎng)精蓄銳、滋補養(yǎng)生。
于是,“貓冬”成了騰沖人冬日里最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大家會在這個日子里用一桌既美味又滋補的美食來消除滿身的疲憊、撫慰心靈的創(chuàng)傷,美其名曰“儲存能量好過冬!”
寒冬求暖,人們喜歡穿上厚厚的衣服防寒保暖,但往往外熱內(nèi)冷,無法驅(qū)散心底的嚴寒。饑餓將味蕾喚醒,走出家門,邀上幾個好友,找一個偏安一隅的山莊,點一桌極富特色的騰沖美食,胃碟、涼菜、熱菜、主食、面點、飲品,一道道佳肴依次上桌,便成了驅(qū)散嚴寒的不可或缺的調(diào)味料。友人雅稱“暖冬宴”,顧名思義,溫暖冬日凍僵的身心,驅(qū)散心靈積蓄的寒冷。跟隨騰沖品質(zhì)游定制地接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些騰沖美食吧。
“冬日宜進補”,各地有自己的進補方式,騰沖人講求“藥食同源”,通過烹飪將具有藥用價值的食材的藥性發(fā)揮出來,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防病治病、強身健體。
“暖冬宴”中的菜品同樣具備這樣的特性。胃碟中的魚腥香,采用魚腥草舂小魚,既緩和了小魚的腥味,又兼具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黑芥拌棕包,爽口、去油膩,棕包還有消炎清火、降血壓的藥用功效;涼菜里的涼拌蘿卜絲能下氣、消食、利尿、潤肺祛痰、解毒生津。
嘗過開胃菜、涼菜后,就得來一碗熱騰騰的野壩蒿燉雞熬出的雞湯。野壩蒿又稱云南蒿,是農(nóng)村常見的“去火”良藥。燉出的雞湯,色澤清亮、微黃,既中和了野壩蒿獨有的苦味,又去除了雞湯的油膩。喝下半碗雞湯,再吃幾塊燉得恰到好處的雞肉,讓人食欲大增,不禁大快朵頤。
白花木瓜汆牛肉、騰沖小燉、素心齋、花團錦簇、冬三鮮、蒜苗炒肉、白灼菜心,一道道熱菜極富騰沖特色,再吃上用鑼鍋煮出的松仁火腿鑼鍋飯和用炭火上烤出的苦蕎粑粑,整個人暖洋洋的,身心舒暢。
吃完熱菜、主食、面點,來上一盅用銀耳、百合、蓮子、紅棗、枸杞、秋梨、冰糖在炭火上慢燉出來的口感綿軟的定心湯,仿佛生活里的不如意都成了過眼云煙,無比安定。